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将出台助推区域协调发展

2014年04月01日15:20  国际在线 收藏本文

  原标题:中国将出台京津冀一体化规划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晓萍):中国正在编制一份涉及首都北京及周边的河北省、天津市的区域发展规划,相关部门表示将尽快对外公布。这将是推动三地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文件,以缓解目前出现的诸多环境、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难题。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和企业界人士都表示,对京津冀三地一体化抱有热情和期待。

  京津冀一体化是近期中国财经界和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早在今年2月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专门召开会议,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指示。他希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这一消息公布之后,天津和河北的企业界人士表示欢迎。他们认为,三地协同发展将带来很多机遇,天津企业家孙太利和河北企业家杨建忠说:“天津、北京和河北本来就是一家,这是非常难得的资源整合的机会,港口与港口、资源和资源融合在一起,共同发展对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非常有利。”

  “我认为京津冀一体化要把历史文化旅游融合,真正形成大的平台、一个大的家庭,把科技、人才、产业有机地优势组合,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京津冀一体化。”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融合的消息之所以牵动人心,是因为三地人口加起来有1亿多,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从历史、文化或者是地缘关系以及经济依存度看,三地都有太多无法割裂的联系。但长期以来,这一优势并没有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动力,相反是北京吸纳了周边资源导致天津、河北发展不平衡。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认为,京津冀协同战略已经被确定为国家战略,从国内实际情况和国外经验来看,这是势在必行。“北京现在已经是两千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这个规模在世界上也是属于超大规模的,这里面交叉了太多的其他功能。那么为什么要和周边地区做联动,因为从世界各国大城市一个发展趋势来讲,中心城市的发展一定要和区域走一个协调发展的道路。把目前和首都核心职能不太相关的、一般性制造业或者一般性的服务业缩减出去的话,对于北京方方面面压力缓解是有好处的。”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北京就曾提出首都经济圈的概念,但此后,关于首都和周边地区发展定位不是特别明确,多项复杂工作也推进不力。在专家们看来,从国家制度层面提出区域整体发展规划,必须要首先明确定位,解决区域发展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就在上周,河北省出台了一份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把距离北京最近的两个地区保定和廊坊打造为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巡视员王福强说,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工作已经在推进。“河北近一两年,要把和北京相接的77条公路全部对接在一起。另外要加快轻轨出京,高铁方面,北京张家口高铁已经启动。不管轻轨、公路、高铁应该与北京是同网。北京、天津人才在河北服务对河北经济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希望搞一个更大的产业园,把北京的人才都聚集到北京周边为河北服务。”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认为,北京周边的地区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港口优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在未来发展中,应该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目前比较好的一点是宏观政策导向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过去我们一直在考核的比较多的是GDP导向,大家都争项目,河北怎么能抢得过北京?那么现在我们有了新的认识,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的GDP。这是区域协调长期发展的向好的态势。”

  中国曾经在2010年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一规划比较成功,实现了协同发展,使得包括上海、苏州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这为京津冀一体化提供了可借鉴经验。财经评论员林耘认为,未来的京津冀一体化会是一盘大棋,将考量政府的系统设计能力和智慧。“北京(城市功能)转移出去想法很好,但是难度很大,不管是把教育、产业或者机关的一部分转移出去,我相信难度很大。整体来说,这是一盘大棋,实施过程(长)、需要的时间和智慧都比较复杂。”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马来西亚发布失联航班最后通话内容
  • 体育孙悦证实爱妻怀孕 马布里:谢对我的质疑
  • 娱乐文章开火称贱命一条 周刊反问:用意何在
  • 财经四川富豪刘汉靠政治身份暴力敛财400亿
  • 科技对话王梦秋:心存诗意的资本新锐
  • 博客文章自曝出轨马伊琍真原谅了?(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男生投诉女生穿着暴露无心学习 遭神回复